
实用的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模板汇编九篇
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,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,方案是书面计划,具有内容条理清楚、步骤清晰的特点。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9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1活动目标:
1、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,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。
2、愿意讲述树的好处,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。
3、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活动准备:
1、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、小猫小狗、小朋友、房子等图片,布置成美丽的树林。
2、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`电脑课件1-8,连续的配乐朗诵录音若干段。
3、树杆、树冠,胶水、大副铅画纸每桌一份。各种可供选择的人与小动物的图片若干。
4、电脑,下栽优美的音乐2段。
活动过程:
1、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“树林”参观。
(1) 师: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树林玩好吗?
(2) 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。
2、探索树林的秘密。
(1) 师:美丽的树林到了,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?他们在干什么?
(2) 讨论: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?
3、欣赏、理解散文诗。
(1) 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,初步感受散文的美。
师:树林可真美,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尽情的玩耍,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《树真好》的散文诗。(老师边连续播放课件)
(2) (逐段放课件)用提问的方式,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。
A、树真好,小鸟在树上干什么?
B、树真好,他能挡住什么?
C、树真好,……
4、制作树林,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。
(1) 树真好,小朋友喜欢树吗?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,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?
要求: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干和树冠粘贴成大树,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。
(2) 放配乐散文诗《树真好》的录音,幼儿自主操作。
5、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舞蹈。
师:树真好,树林里可真美,让我们在树林里一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!
活动延伸:
1、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,让孩子们参观讲述。
2、在自主活动中创编《树真好》。
附: 散文诗《树真好》
树真好,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,每天天一亮,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。
树真好,能挡住大风,不许风吵吵闹闹,到处乱跑。
树真好,我家屋子清清爽爽,阵阵风儿吹,满树花香往屋里飘。
树真好,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,大家吃得很香,说说笑笑,热热闹闹。
树真好,天好了,树下铺着阴凉儿,我和我的小猫咪,躺在树下睡午觉。
树真好,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,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,气得大狗“汪汪”乱叫。
树真好,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,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,摇啊摇。
树真好,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,树下铺着树叶地毯,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,跑跑跳跳。
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2活动目标
1.能分辨物体的长和短,并学会用语言表达。
2.乐意参加操作活动。
活动准备
1.趣味练习:比较长短
2.幼儿用画纸、画笔。
教学具图片
活动过程
1.谁的尾巴长
出示图片:小兔子,猴子
请幼儿观察比较,小兔子和猴子谁的的尾巴长。(猴子的尾巴长)
2.谁的耳朵长
请幼儿观察比较,小兔子和猴子谁的的耳朵长。(兔子的.耳朵长)
3.比较长短
趣味练习:比较(3-1 3-2)
--两只长短不一的铅笔
这两支铅笔,哪支长?哪支短?
幼儿观察比较后说出,长长的铅笔,短短的铅笔。
--两只长短不一样的钉子
幼儿观察比较好说出,长长的钉子,短短的钉子。
4.画长短
--请小朋友画两根线,一根长线,一根短线。
并能指着长线说:长长的线。指着短线说:短短的线。
根据幼儿的兴趣,再画出其他长短不一样的东西。
5.评价
能正确区分长短。
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3设计者:吉林七班胡翠翠
单 位:长春市绿园区同心幼儿园
一、活动名称:会动的小雨滴
二、活动领域:艺术
三、活动班级:小班
四、指导老师:胡翠翠
五、活动目标:
1.学习体会滴管绘画的美术形式和乐趣
2.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情感
六、教学重点:滴管绘画的方法
七、教学难点:滴管绘画的方法
八、设计思路:根据《发展指南》五——艺术中指出,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,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活动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,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,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,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。由此根据小班的幼儿年龄段,喜欢感受和发现自然界中美的事物,对动感的颜色和鲜艳的物品感兴趣,以此设计了会动的小雨滴,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、工具或物品,让幼儿自主选择,用适宜的表现方式进行模仿或创作,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。
九、活动准备:调制好的各色颜料、贴有花、草、云朵的画纸若干、滴管若干、盒子若干
十、活动过程:
(一)活动导入(5分)
故事导入:太阳公公照得小花、小草热烘烘的,都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头儿。小花、小草齐声喊着:“ 我渴,我渴,好渴啊!”太阳公公说:“别急,别急,我请来了云姐姐帮忙,她带来了许多小雨滴给你们。”顽皮的小雨滴一个接一个地从云朵里跳出来,好像各种好喝的果汁一样,一点一点地流进小花、小草的身体里。小花、小草又开始开心地、欢快地唱着歌儿了。
教师用滴管绘画演示,拿起画纸的上面两角,使小雨滴一点一点流进小花、小草的'身体里,激发幼儿的兴趣,引出活动主题《会动的小雨滴》。
(二)活动安排(12分)
1.认识绘画工具——滴管
认识滴管工具,使幼儿知道除了画笔以外,还有很多绘画工具和形式,产生的效果也是各有特色的。
2.掌握滴管的使用方法
给每位幼儿发一支滴管,请幼儿用大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捏住滴 ……此处隐藏1128个字……信的内容。
活动重点: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。
活动难点: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。
活动准备:
1、投影仪
2、幼儿用书《小小和啊呜的信》、各色纸、各种画笔
活动过程:
1、听赏故事,初步了解故事内容,体验角色情感:
——“故事发生了件什么事?”
“你喜欢小小和啊呜吗?为什么?”
2、视听故事,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:
(1)教师运用投影仪讲述故事,幼儿边听边看。
(2)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:
——“小小和啊呜是怎么写信的'?”
“你能看懂吗?说说看信上写了什么?”
“这种写信的方法你会吗?让我们也来试试吧!”
3、个别操作,写信读信:
(1)幼儿自由选择工具,尝试“写信”
(2)幼儿互相送信。
(3)幼儿读信,大胆地讲述自己理解的信的内容。
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7活动目标
1.简单区分小鸡、公鸡和母鸡的外形特征。
2.了解鸡的生活习性。
3.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。
活动准备
1.ppt课件:小鸡的一家
2.ppt课件:小鸡是怎么出生的
3.声音:公鸡打鸣,小鸡叫,母鸡咕咕叫。
活动过程
1.听辨游戏:这是谁的声音?
播放声音:公鸡打鸣,小鸡叫声,母鸡咕咕叫声。
让幼儿听声音分辨是谁在叫。
2. 认识小鸡。
(1)课件演示2
(2)鼓励幼儿看一看小鸡的眼睛在哪里呢?
让幼儿知道:小鸡的耳朵,在眼睛后面有两个小洞,
被羽毛盖住了,是鸡听觉器官的开口。
(3)找一找小鸡的耳朵、鼻子在哪里?身上的毛看上去怎样呀?
学一学小鸡的叫声。
3.比较公鸡和母鸡的不同之处
(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)。
小结:公鸡和母鸡一样的是他们都有翅膀、两条腿、鸡冠,
不一样的是公鸡的羽毛比母鸡的羽毛漂亮。
公鸡头上有高高的鸡冠,每天早晨打鸣,而母鸡的.鸡冠比公鸡的鸡冠小,
会咕咕叫,会下蛋。
4.讨论:小鸡是怎么出生的?
课件演示:小鸡是怎么出生的
母鸡生下的蛋经过一定时间的孵化就变成小鸡了
(帮助幼儿理解小鸡一家的关系)。
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8活动目标:
1、结合已有经验,加深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帽子的认识,乐于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
2、能积极观察比较,了解帽子的不同质地、不同用途,并能根据帽子的不同尝试设计分类标记。
3、萌发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。
活动准备:
教具准备:
实物投影仪、幼儿用书“多彩的服装”、分类操作作业纸各一个。
学具准备:
幼儿用书“多彩的服装”人手一册,分类操作作业纸、铅笔、油画棒、师幼一起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帽子(绒线帽、草帽、太阳帽、头盔等等)
活动过程:
一、 引导幼儿观察展示的帽子,加深对生活中几种常见帽子名称的认识。
师提示语:小朋友有没有发现,今天活动室里多了些什么东西?
你们认识这些帽子吗?谁认识的最多?这里有你不认识的帽子吗?(一起认认说说)
二、观察感知帽子的不同质地,了解其功用并尝试分类。
1、师:你们喜欢这些帽子吗?那让我们赶快选个自己喜欢的帽子,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。
提问:你选的是什么帽子?为什么喜欢它?(自由交流)
你喜欢的帽子是什么材料做的?有什么用?(鼓励幼儿先和好朋友一起相互比比说说,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)
2、在孩子讲述的基础上,老师基本用孩子的`原话进行小结:小朋友发现帽子有很多的用处……小朋友还知道制作帽子的材料也很不一样……原来帽子还有这么多的不同,那小朋友想不想把这些帽子根据他们的不同来分一分呢? 帽子还有什么不同?可以怎么分? 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并把自己想法设计相应的标记记录在操作纸上。
3、鼓励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,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。
三、扩展有关帽子的知识和经验。
师: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,都很不错!那除了这些帽子,你还知道那些帽子呢?(幼儿自由表达)
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图片:你们看,这些是谁?他们戴的是什么帽子?
请小朋友阅读操作材料相应画面,师幼一起阅读、讲述,进一步拓展孩子对帽子的认识。
四、激发思维,启发幼儿创造设计的欲望。
师: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帽子,你最喜欢什么帽子?
那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顶帽子,你想让你的帽子有什么特殊功能呢?(鼓励幼儿自由到动手区去设计、创造)
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 篇9活动目标
1、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听过的语言,了解语言的种类。
2、帮助幼儿学会认真听同伴谈话,培养专注倾听的好习惯。
活动准备 课件:录音(不同的地方方言)
活动过程
一、教师用不同语言给小朋友问好
1.教师再说“小朋友好”时,首先用普通话,然后用几种地方方言。
引起幼儿对语言的兴趣。
2.教师:小朋友你听懂老师刚才说的什么了吗?
谁想来学一学用不同的语言给小朋友问好呀?
3.教师用英语或其他外语给小朋友问好
提问:你们知道我这是说的哪个国家的语言吗?(英语)
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?
二、引导幼儿围绕“语言”的话题自由交谈。
1.说说自己知道的`哪个国家使用的语言。
2.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: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,有汉语、英语、俄语、德语、法语、意大利语等等。
三、了解各民族、地区的语言。
1.教师: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,中国也有很多的语言,叫做“方言”
比如:山东话,广东话、上海话、北京话等等。
你会说哪的方言?
2.播放录音:方言
让幼儿分别听一听不同地区的方言,感受语言的奥妙。
3.讨论:你们方言与“普通话”有什么不同?
四、说好普通话
1、提问:我们的国家有那么多的方言,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呢?
(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谈一谈自己外出旅游时听不懂方言的经历。)
2、教师小结
我国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方言的国家,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,
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。
如果我们大家都会说普通话,我们走到哪里都不用为听不懂话而发愁了,和那个民族的人都能交流了,这样大家都很高兴了是吗?